三、柱基泥漿底板設置不符合要求。
原因是:
(1)在表面未經處理的基礎上,找平鋪墊板塊,使板塊不能平穩受力,表面不平,高低不一。
(2)底板未按受力要求合理布置,使基礎、底板、地基不能承受均勻壓力,使泥漿下沉不均勻,標高、水平度達不到要求。
由于底板的設置不符合要求,不能均勻傳遞荷載,會降低柱的力學性能,影響上部結構的穩定性。
預防措施:
(1)為了使墊塊組能順利地將力傳遞給地基,墊塊應與基漿緊密結合。在不平的基礎表面上,需要鑿平、找平。
(2)底板的位置和分布應正確。一般應根據鋼柱底板的受力面積,布置在兩側鋼板集中部位或靠近地腳螺栓的側面,使底板、底板和基礎承受壓力荷載,共同均勻受力,避免地腳螺栓擰緊時底板局部偏位、應力集中或變形。
(3)直接承受荷載的墊層面積應滿足受力要求,并通過計算確定。面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。過大過小都容易使基礎局部超載,影響基礎整體和均勻受力?;搴穸纫话阍? ~ 25 mm范圍內,每組不超過3塊?;鶟{底板有10 ~ 12 mm厚的鋼板,底板長100 ~ 300 mm,寬50 ~ 120 mm,在定漿時,應采用強度為30Mpa,無收縮的水泥砂漿。由于鋼柱配有主墊板來調整標高和水平度,所以在設置水泥漿時須找正標高和水平度,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,并加強監督。灌漿前應將底板表面鐵銹、油污、毛刺清除干凈,以便灌漿和灌漿時能與混凝土牢固結合。灌漿后底板組暴露在底板邊緣外側的長度約為10 ~ 20 mm..
四、鋼柱安裝前基礎未經檢驗直接進行。
鋼柱安裝前,事先沒有檢查基礎的軸線和標高、地腳螺栓的位置和標高以及基礎的混凝土質量,可以直接進行安裝。這樣就有可能超差不修整,造成結構安裝困難,增加鋼柱安裝應力,影響安裝精度,甚至造成質量隱患。
預防措施:
鋼柱安裝前,應預先檢查建筑物的定位控制線、基礎軸線、標高、地腳螺栓位置和標高以及基礎的混凝土質量等。如發現有偏差,應采取措施予以糾正,并調整到規范允許的偏差范圍內。標高檢查時,應將實測數據與鋼柱尺寸和標高的預檢查實測數據進行比較,并在調整支承墊或地腳螺栓螺母時消除兩者之間的誤差?;A承載面、地腳螺栓位置和錨墊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?;A混凝土的質量問題應按有關規定處理。